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动态

要闻动态

民盟沈阳市委会开展“惠家乡·圆梦沈阳——科技兴沈实践行”主题活动
(2025/05/09) 关闭

430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中共沈阳市委统战部“惠系列”品牌活动要求,民盟沈阳市委会开展“惠家乡·圆梦沈阳——科技兴沈实践行”主题参观交流活动。来自教育、科技等领域青年盟员代表与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研究生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走访科创地标、参观民盟先贤纪念馆、深度座谈交流等形式,共话沈阳科技创新发展新机遇。民盟沈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东、东北大学统战部副部长李国华、民盟东北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委钱丽丽参加活动。


活动第一站落在北方实验室。通过北方实验室副总经理白杨的精彩讲解,盟员们深入了解了我国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史,近距离观摩了高科技数据中心、高端芯片研发等前沿项目,见证了我国在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领域的前沿成果和数字化浪潮下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之路。随后,盟员们与企业技术专家就成果转化路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现场交流。


为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撑“辽宁实验室”建设,沈阳市决定在浑南区规划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新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盟员们的第二站就来到了浑南科技城智慧之云规划展示馆,参观中大家通过全息投影、互动沙盘等技术,全方位了解浑南科技城建设的进展和成就。当前,浑南科技城已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特别是其中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两大实验室,“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等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东软、新松机器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392家创新平台。盟员们进一步认识了沈阳在落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布局下的创新举措与成果,直观感受了家乡在科创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融合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下午第一站来到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在讲解员以时间为轴的精彩解说下,展开民盟先贤梁思成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参观的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依次参观了序厅、主展厅和次展厅,特别令盟员们驻足的是展厅中复原的东北大学早期建筑系教具与梁思成手绘的山西佛光寺大殿结构图,这些展品不仅见证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开端,更彰显了民盟先贤的赤子之心和“知行合一”的奋斗精神。


参观梁思成纪念馆后,盟员们来到了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该院实验中心集中展示了仿生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机器狗等应用平台,同学们向盟员们展示了利用机器人平台通过编程后进行的负重爬山、水下作业、舞蹈表演等成果,并利用deepseekAI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实现语音识别及精准操控等新型应用场景,其“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引发热烈讨论。



参观结束后,机器人学院副院长贾子熙作了题为“AI大模型的应用及对世界的改变”的讲座。随后,民盟盟员与在校研究生围绕“如何发挥青年力量赋能沈阳科创升级”展开深入探讨,凝聚思想共识,共商留沈发展路径。民盟盟员李洪谊、曹琦、冯浩、郑涛等人分享了自己在国外求学、归国工作及创业的经历,为与会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求学经验;青委会委员们也分享了自己在沈阳工作、学习及创业的感受;即将走出校园的博士、硕士毕业生们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对沈阳这座城市表达了强烈的归属感,纷纷表示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一定优先选择留在沈阳工作创业。


最后,王东在讲话中指出,民盟组织此次活动旨在搭建“引才、留才、用才”桥梁,希望能够利用民盟的平台,围绕青年人才在创业扶持、科研配套、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提出更多精准化意见建议,助力青年人才“在沈阳扎根、为家乡圆梦”。激发留沈热情,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人才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家乡科创实力的机会,更通过“实地体验+深度对话”的形式,让“科技兴沈”的愿景与青年成长需求形成共振。作为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纽带,民盟沈阳市委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开展“惠家乡”系列品牌活动,凝聚更多青年智慧与力量,为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澎湃动能。

本次活动得到东北大学统战部的大力支持,民盟沈阳市委会青委会委员、民盟东北大学委员会盟员们的积极参与。